当前位置: 首页 >> 培养管理 >> 正文

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学子在“未来科学家”研学活动中斩获佳绩

    2025年7月26日,由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盟的16所高水平大学的师生参与的“未来科学家”研学夏令营和“面向国家急需战略的拔尖人才培养”研讨会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盛大开启。在中南大学汤启萍、王斌、雷皓等3位老师带领下,我校计算机学院2021级博士生徐明华和2024级博士生陈学驰凭借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科研素养与创新思维,在众多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分别斩获活动一等奖与三等奖,充分展现了我校研究生的风采,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本次“未来科学家”研学夏令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和广州人才集团主办,以“智领未来创变无限”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广阔场景,旨在推动青年学者从“学术参与者”向“科研探索者”转变,助力其科研探索能力的进阶提升。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涵盖学术大咖专题讲座、科研猜想研讨、实地走访徒步等环节。“未来科学家”研学活动共设一、二、三等奖各1项,我校斩获2项。

    在“未来科学家”研学过程中,我校计算机学院徐明华和陈学驰2名“本-博”拔尖创新计划直博生展现出了卓越的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徐明华所在团队提出的“智疗云—癌症免疫治疗预测平台”项目获得一等奖,该项目通过深度分析患者的CT影像、基因信息等多模态数据,精准预测特定癌症对免疫治疗等方案的应答效果,从而辅助医生制定最高效的个性化治疗策略。陈学驰所在团队提出的“电磁为眼磁绘地核—面向重大工程与资源勘探的AI加速瞬变电磁信号解析”项目获得三等奖,该项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传统瞬变电磁信号解析局限,构建从场景化数据构建、定制模型设计到多场景验证优化的完整技术体系,实现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积水、矿体、滑坡体结构的精准反演。


   

    

    在面向国家急需战略的拔尖人才培养研讨会上,我校研究生院汤启萍副研究员在大会上分享了中南大学拔尖人才培养经验与成果,得到与会领导、专家高度肯定。此次活动还邀请学员、专家围绕黔南当地农业、能源等产业发展开展交流,并前往位于平塘的天眼基地,在黔南的田野、茶山、工矿企业和全世界最大的天文望远镜等场景组织研讨,思考AI如何赋能。我校师生积极参与其中,与其他高校的师生一同深入探讨,为当地产业发展贡献智慧。

    本次“未来科学家”研学活动为我校计算机学院学子提供了与国内顶尖高校优秀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拓宽了他们的科研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2名博士研究生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充分彰显了我校计算机学院在博士生培养方面的卓越成效,反映了学院在课程设置、科研实践指导以及学术氛围营造等多方面所下的功夫。相信在校院继续支持和引导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学子在各类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为学校赢得更多的荣誉,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文:徐明华、陈学驰 图:雷皓)

(一审:毛诗仪 二审:汤启萍 三审:戴吾蛟